昨天,看到网上有一位家长拍的上海一所公办学校午餐,老师和学生同桌吃饭,可里面的菜,区别却大了去了,让家长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。学生的餐盘里只有大米和两个素菜,而旁边的教师餐盘里,有一条鱼和一只鸡腿。有评论说,没有对比就没有失落,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
对于这件事,笔者不知具体情况,不要妄加评述。不过,想起了前一段时间,笔者去过两所乡村小学校。有两个中午,正好赶上午饭时间,看到这两所学校孩子们吃午饭的情境。
一所小学校的学生比较多,有一百多名学生。学校有一个教室改造而成的餐厅,里面放好一排排的餐桌椅,看起来挺拥挤,可能是孩子个头都比较小,应该也能坐得下。学校专门请了厨师为学生做饭,那天,厨师为学生们做的是胡辣汤,一人一个鸡蛋,一碗胡辣汤,一个馒头。上午放学了,学生们拥向食堂,校长和厨师开始为学生分饭,有的学生只吃半个馒头,有的学生不吃鸡蛋。学校说,大家随便吃,吃不饱,再来拿。也就十多分钟的时间,学生们就吃完了。有学生去找厨师要馒头,可能是没吃饱,厨师就又给他半个馒头。
另一所学校的学生不多,也就十多个学生。因为几位教师离家比较远,中午就在学校做饭。一个煤气灶,一个电炒锅,菜刀、案板等简单的炊具。校长说,有几个学生放学不回家,老师们做饭时,就多做一些,分给学生一些。中午不回家吃饭的学生,每吃一顿饭学校记一次帐,学期末家长再和学校结账。那天,中午放学后,几位教师就忙活起来,他们做了两个菜,一个是花菜炒肉片,一个是炒冬瓜,用锅热了一堆的馒头,还做了一锅大米汤。吃饭时,老师们先给每个学生盛一碗大米汤,然后给他们每人用馒头夹一些菜,学生们端着汤,拿着馒头就去自己教室吃了。不一会儿,就有学生来再次要馒头了,说没吃饱。校长说,能吃的孩子可以吃三个馒头。
笔者观察了这两个学校的学生吃饭情况之后,感觉当前乡村学校的办学观念转变了,虽然不能提供多么高标准的餐饮,但是,让不回家在学校的孩子,能吃上热饭。中午吃饭的问题解决了,和教师吃一样的饭,而且保证能够吃饱。
不过,乡村学校的学生吃饭还是存在问题的:第一,乡村毕竟是个经济落后的所在,乡村学校学生吃饭条件是艰苦的,即使有餐桌椅,也是凑合着。第二,乡村学校做饭的卫生条件较差,没有专门的消毒设备。第三,乡村学校的饭菜质量整体不高,目前只满足于填饱肚子的水平。
乡村学校,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一极,虽然式微,但是短期内不可消失,希望有关部门重视乡村学校学生的吃饭问题,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吃饱、吃好,营养充分,身体健康。让那些多是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地放心!(图片来自网络)
(小桔灯